连亏4年, 没了上百亿! 又一“零售巨头”顶不住, 如今狼狈退市

  • 2025-07-22 03:52:24
  • 926

一代超市王,最终落得惨淡收场。

7月4日,人人乐正式摘牌退市。

这个曾经被誉为“民营超市第一股”,创造出了江西首富,门店开遍全国的大型零售品牌,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人乐不是没转型过,也曾借助曲江文投的国企背景进行自救,但终究是难以改变衰败局面。

其实,不止人人乐,许多传统商超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的岌岌可危,有的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1996年,人人乐在深圳的第一家超市开业。

而与此同时,距离人人乐不远处也入驻了另外两个名气更大的品牌超市,一个是家乐福,另外一个是沃尔玛。

对于人人乐来说,这真是碰到了两个强硬的劲敌。

为了了解对手,人人乐创始人何金明曾在家乐福门口的饭馆租了一张桌子,蹲守37天,记了400多页笔记。

了解对手才能打败对手。

何金明是真的做到了,通过对家乐福的了解,他对自家超市进行了整改,业绩也从每天2万飙升到了60万。

而家乐福的业绩却开始一路下滑。

对于另外一家竞品超市沃尔玛,何金明做到了出其不意。

沃尔玛办开业活动,人人乐做降价打折,沃尔玛开业两个月,人人乐开始闭店装修。

正当沃尔玛以为人人乐还需要装修好几个月放松警惕时,没想到20天后人人乐竟然重新开业了。

这期间,人人乐多次通过价格战,让沃尔玛不断调低商品价格,营业损失严重。

而在当时的中国,敢和沃尔玛和家乐福这种国际品牌超市硬碰硬的,也就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人乐了。

而这只是人人乐初创时的风光,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人人乐将超市开到了全国各地,营业额不断突破新高。

2010年,人人乐上市成功,而这一年它的营业额已经突破百亿。

随着营业额上升和企业上市,人人乐的董事长何金明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开始在西北、西南地区疯狂投资开超市,最夸张时只西安一个城市就有20多家人人乐,全国扩张至150多家。

然而,不断地扩张也让人人乐在经营上遇到许多问题,从盈利开始不断转向亏损。

企业做大了,资金流变多后,何金明开始建物流园、修路,疯狂烧钱,钱不够了就去借。

在用人上,人人乐的模式比较粗放,大多公司管理者都是自家亲戚,有的人啥也不懂却能站在高层指点江山。

2015年,人人乐的账面上已经有了50亿的负债,光欠银行的利息都可以再开两家新超市。

2016年,人人乐开始变卖资产,大量关店,以此来保证企业维持盈利。

然而,持续的关店和资产变卖,也很难解救人人乐的衰败趋势。

在2019年,曲江文投收购了人人乐。

接手人人乐运营后,曲江文投6年时间里换了3任董事长。每一个上任后都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结果越改越乱,直到黯然退市。

然而,人人乐的衰败并不是一个个例,近些年来新零售的崛起,传统商超大多都面临不断关店的困境。

大润发超市曾经也是零售业的巨头,辉煌时一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400多亿,曾经也做过中国市场零售业冠军。

但从202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关闭了60多家门店,未来发展堪忧。

拥有国企背景的华润万家也很难逃过闭店危机,2025年6月在西安关店两家,其中一家店已经运营十六年。

而此前,华润万家在全国其他区域均有关店情况,仅2023年一年累计关店130多家。

沃尔玛这家全球性的零售品牌,曾经在中国市场开一家火一家,2019年还入选为《财富》世界500强第一位。

然而从2020年开始也是大量地闭店,比如曾经在南昌市布局了7家商超到现在已经关的只剩下一家。

目前沃尔玛总共关店数量超过130多家。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零售品牌频频出现闭店现象?

首先,前几年各大零售品牌都在大量开店争抢资源。一个人流量大的商圈,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家大型商超,从家乐福逛完去人人乐,人人乐逛完又去了华润万家。

区域里面的客源不会增加,但竞争对手变多了。

超市的运营者们只能不断地做打折活动吸引客源,价格降低,利润变少,成本却在增加。

年年上涨的房租、物业、人员工资等,使许多商超入不敷出。

其次是,新零售的不断冲击,现在很多人不用出门在家就可以实现线上购物,送货上门。

比如想要买菜、买肉、买水果,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盒马鲜生都可以送货上门或者送到站点自取。

想买护肤品、药品、电子产品等,京东到家、美团闪购都能做到1小时内送到家。

更重要的是,这些平台下单的产品不仅和超市同等质量价格还便宜。

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也有一些零售品牌抓住新机遇,做出变革转型。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永辉超市。

据统计,从2020年到2024年,永辉关闭了400多家商超门店,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而从2024年开始,永辉便开始学习借鉴胖东来的经营模式。

永辉先是设立了学习小组,派人前往胖东来门店学习三个月,并且整理出了胖东来经营模式学习手册。

2024年6月份,永辉将郑州的门店作为试点进行胖东来模式化。重新开业后的第一天营业额已经实现了往日的14倍,客流量是以前客流的5倍以上。

之后永辉每重新开业一家门店,都是客源爆满。

到今年6月份,永辉已经在全国整改100多家门店实行胖东来模式化,预计到明年所有门店都能实现新的转变。

不仅永辉,东北的比特优超市也在近些年实现转型成功。

比特优是起家于东北鹤岗的一家商超品牌,原本发展一直顺风顺水,从2014年到2016年两年时间扩张出了20多家超市门店。

然而,六年前,比特优差点面临消失。

2019年,比特优经历了连续半年业绩下滑,所有门店都是亏损运营。

为了找到能继续存活下去的机会,比特优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发现超市里有将近3000多件商品,竟然比外面的小商店还要贵。

于是,比特优对超市里的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和供应商做谈判,将超市里所有产品的价格做到和小商店持平。

2019年到2022年的几年时间里,比特优的营业额一直在逆势增长,最高时增长到46亿。

然而,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再加上商品定价要下调,大多数商品的毛利率会比较低。

为此,比特优联合东北、华北的大型商超品牌建立了区域大经销商供货模式,大幅提升了配货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产品进价。

从2023年开始,比特优进行大规模扩张,收购了东北区域华润万家、家乐福、永辉的许多门店。

营业额也从2023年的54亿到2024年的74亿,预计2025年结束可以破百亿。

所以并不是传统零售不行了,而是在新型消费方式下,线下超市要懂得紧跟形势,降低门店运营成本,把更多优惠给到消费者。

同时,在当下的理性消费市场中,超市总是打价格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价格优惠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上做出差异才能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人人乐终究是敌不过大势,只能黯然地退出历史舞台。

其他商超品牌在现在新型消费方式的冲击下也是在艰难地生存。

想要获得新的转机,只能做出转型,要么拼人性化服务,要么拼个性化经营。

总之,传统商超在改革道路上必有一场硬仗要打,扛过去了一切会越变越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