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要硬刚问界M9? 新大型SUV曝光, 余承东该紧张了?
- 2025-07-14 13:07:39
- 388
小米汽车自打入局以来,热度就没降过。首款轿车SU7卖到“一车难求”,SUV车型YU7一样是直接创下中国汽车市场的纪录,让不少友商直呼“破防”。
不过最近曝光的消息显示,小米的野心可能不止于此——新车型或将直插问界M9的“腹地”,这场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竞争,可能要变成正面交锋了。
先说清楚,此前小米和问界的竞争关系其实不大。SU7是纯电轿车,问界系列全是增程式SUV,动力类型不同,目标用户也不重叠。一个主攻年轻用户,一个靠家庭用户撑销量,本来没啥直接冲突。可最近网友爆料的小米新车型,直接把战火烧到了问界的“主战场”。
据爆料,小米接下来很可能推出一款代号“昆仑”的大型SUV,定位六座,车身比问界M8略长,但高度更低,走低趴运动风。更关键的是,这款车大概率是增程式动力——这和问界M8、M9的增程路线完全重合,目标用户也瞄准了家庭群体。要知道,问界M9可是鸿蒙智行的“顶梁柱”,月销量轻松过万,利润贡献占比极高。小米这时候杀进来,显然是要分一杯羹。
小米为啥选这个节点推大型增程SUV?原因不难猜。一方面,家庭用户对六座、七座SUV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新能源市场,增程式车型因“可油可电”的特性,既能缓解续航焦虑,又能享受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选。另一方面,小米汽车目前只有SU7(轿车)和YU7(中型SUV),产品线相对单一,推出大型SUV能填补高端市场空白,和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正面竞争。
不过,问界也不是吃素的。背靠华为的鸿蒙智行,在智能驾驶、车机系统上积累深厚,问界M9的“含华量”本身就是卖点。小米虽然有SU7积累的口碑,但在大型SUV领域还是“新手”,增程式技术的成熟度、家庭用户的信任度都需要时间验证。更关键的是,问界M9的定价已经覆盖40-50万区间,小米如果定价接近,如何说服用户选择“后来者”?如果定价更低,又能否保证利润?
当然,小米的优势也很明显。SU7、YU7的热销证明其品牌号召力不弱,尤其是年轻用户对小米的认可度高。如果“昆仑”能在配置、智能化上打出差异化,比如更强的车机交互、更细致的功能,未必不能从问界手里抢用户。再加上小米生态的联动优势(手机、家居、汽车的互联),对“米粉”家庭用户可能更有吸引力。
这场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多一个选择,价格和服务可能更卷。但对余承东来说,压力确实来了。问界M9的“霸主”地位若被小米动摇,鸿蒙智行的高端化路线可能受影响。接下来,老余是选择降价应对,还是加速推出新车型“守擂”,得看小米“昆仑”的实际表现了。
总之,小米新大型SUV的曝光,让原本“各玩各的”的竞争格局变了味。是小米“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问界“姜还是老的辣”?等新车正式亮相,答案自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