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构建具有韧性的农食系统是当务之急
- 2025-07-25 22:53:08
- 905
转自: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当前,全球食物系统已变得非常脆弱。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农食系统可持续转型刻不容缓,构建具有韧性的农食系统成为当务之急。”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对话”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全球农食系统面临系统性压力
孙其信表示,当前全球农食系统面临系统性压力。其中,气候变化是最大的挑战变量,同时还面临产量与营养问题的双重压力,以及环境保护的问题。
“全球仍有数亿人面临饥饿,需要生产更多粮食。同时,面向未来农业食品系统的转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营养问题。”他谈到,某些地区粮食供应看似充足,实则存在营养供应失衡的问题,必须要保障食物与营养稳定安全供给。此外,需要建立一种更加环保的农业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农业迅速扩张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孙其信表示,应对这些系统性难题,需要一个非常全面的解决方案。不仅需要依靠技术创新,还需要政策、资金以及仪器设备的支持。这是全球范围内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持续推动产学研互动和国际交流合作
记者了解到,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平谷举行,届时将举办开幕式、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平行会议、创新秀、博览会等同期活动。本次“WAFI对话”是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系列预热活动。
孙其信表示,2023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发起成立“世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旨在汇聚来自科研、教育、投资、政策及金融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机遇。这一平台在过去两年中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及企业界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今年是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他介绍,自建校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始终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育种、土壤改良、植物保护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一代又一代农大人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中国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孙其信说,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与科研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李依环、实习生闫雨晨)
- 上一篇:荔枝那么甜为什么吃出了低血糖
- 下一篇:英澳加等制裁以财长及国安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