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零跑C11对比宋PLUS, 15万级SUV哪款更值得买?

  • 2025-07-18 21:02:55
  • 589

2025年7月10日,零跑汽车正式推出2026款全新C11,以 14.98万-16.58万元 的定价切入中型新能源SUV市场,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新车型在续航、智能、豪华配置上全面升级:纯电版搭载 640km CLTC续航及全域800V高压平台,30%-80%快充仅需18分钟;增程版以 300km纯电续航+1220km综合续航 解决里程焦虑。焕新配置堪称“越级标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高通骁龙8650智驾芯片(200TOPS算力),支持高速NAP领航及记忆泊车;座舱升级 17.3英寸2.8K中控屏+高通8295P芯片,搭配60英寸AR-HUD及Nappa真皮座椅,智能化与舒适性直逼30万级车型。对比竞品,其价值感尤为突出,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豪车级悬挂,操控稳定性超越同级。零跑C11累计交付破 25万台,此次改款以“加量降价”策略,重塑15万级SUV品价比,为消费者提供闭眼入的越级之选。今天就通过其中的零跑C11 2026款 增程式 300激光雷达智尊版(下面简称“零跑C11”)与这名老将宋PLUS DM 2025款 智驾版 DM-i 160KM旗舰型(下面简称“宋PLUS DM-i”),来对比验证一下,看看其产品力性价比究竟咋样。

一、外观对比

零跑C11:延续品牌科技自然美学设计理念,车身尺寸4780×1905×1658mm,轴距2930mm,定位中型SUV。相较现款,车身高度降低17毫米,优化视觉比例。前脸采用封闭式一体化造型,统一纯电与增程版本设计语言,贯穿式LED灯带与熏黑前包围形成横向延展效果,强化科技感。车身侧面以30°黄金溜背角度设计,在保障后排头部空间的同时,实现0.28Cd超低风阻系数。新增"雾凇米"车色搭配20英寸双层多辐轮毂,彰显自然静谧气质。隐藏式门把手与无框车门组合既提升空气动力学表现,又增强使用便利性。外后视镜、车窗轮廓及侧裙等细节处点缀银色饰条,配合双色车身涂装,强化精致感。外观提供雾凇米、星河银、天幕灰、电光白、金属黑、松岚灰共六种配色方案,满足多元化审美需求。

宋PLUS DM-i:外观设计兼具时尚与科技感。车身尺寸为4775/1890/1670mm,轴距为2765mm,采用了全新的海洋美学设计语言,给人一种稳重扎实的感觉。车头部分,海纳百川无边界格栅与海际星耀贯穿式尾灯相呼应,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车身侧面线条中规中矩,没有过多花哨的设计,但整体比例协调,给人一种成熟老练的感觉。车尾部分,虽然设计相对简洁,但贯穿式尾灯在点亮时依然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零跑C11更强调新势力常见的科技感,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等细节提升了整车现代感。宋PLUS造型相对保守,传统车门结构和外露门把手侧重实用性,镀铬装饰符合主流审美但创新元素较少。尺寸上零跑C11的轴距优势明显(2930mm vs 2765mm),这对后排空间有直接影响。总体而言,零跑的设计更适合追求科技感的用户,而宋PLUS则满足偏好传统SUV造型的消费者。

二、内饰空间

零跑C11:内饰遵循"简约豪华"设计理念,中控台搭载17.3英寸2.8K超窄边框悬浮屏,配备高通骁龙8295P芯片,AI处理能力较前代提升3倍。实体按键大幅精简,主要功能通过语音指令或触控操作完成。仪表盘采用10.25英寸液晶屏,搭配自研60英寸AR-HUD,强光环境下仍能清晰显示导航与驾驶信息。21扬声器支持7.1.4杜比全景声,配合256色可调氛围灯与智能香氛系统,打造沉浸式感官体验。

内饰新增砂岩棕、浮光灰两种配色方案,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裹,前排支持通风/加热/8点按摩功能,副驾配备电动腿托;后排新增吸风式通风与加热,靠背支持28-33°电动调节。储物设计实用,中央扶手下设双层储物格,门板槽可容纳1.5L大瓶装水,后备厢基础容积410L,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后扩展至974L,充分满足家庭出行需求。

宋PLUS DM-i:内饰设计则显得简洁而不失优雅。它采用了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大屏与12.3英寸镶嵌式全液晶仪表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并支持自适应旋转,增强了科技氛围。方向盘握感出色,水晶式电子换挡与钢琴烤漆副驾驶面板装点了车内,整体设计简洁实用。在座椅空间方面同样表现出色。

它采用了皮质座椅,并配备了加热和通风功能,为驾乘人员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车身虽然轴距略短于零跑C11,但整体空间表现依然不错。以身高175cm的体验者为例,坐在前排座椅时,头部和腿部空间都较为充裕;后排空间同样表现出色,腿部空间有一拳以上,头部空间也有一拳左右。此外,车辆的后备厢空间也较为宽敞,常规容积574升,放倒后排后能扩展至1440升,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

零跑C11搭载8295P芯片,支持多任务处理,但大尺寸HUD在强光下可能影响清晰度;宋PLUS旋转屏行车实用性有限,实体按键操作更直观。材质方面,零跑采用Nappa真皮提升质感,宋PLUS以软质材料为主,做工扎实但高级感稍弱。科技爱好者倾向零跑的前瞻配置,务实用户更认可宋PLUS的传统交互。零跑座椅功能丰富、轴距更长,但后备厢因电池布局略小;宋PLUS后备厢规整度高,适合装载大件物品。家庭用户注重后排舒适可选零跑,需经常载物则宋PLUS更实用。

三、动力性能

零跑C11:采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后置电机组成的增程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70千瓦,电机综合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320牛·米,最高时速170公里,零百加速7.6秒。搭载41.7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300公里,综合续航达1220公里,兼顾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需求。支持快充技术,18分钟即可完成30%-80%补能,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配备软硬可调减振器,城市道路有效过滤颠簸,高速过弯时提供良好支撑性,兼顾舒适与操控稳定性。动能回收系统经过优化,减速过程平顺无拖拽感,进一步提升了驾乘舒适性。

宋PLUS DM-i:动力方面,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第五代DM-i超级混动系统。这套系统以电驱动为主,发动机高效充电,适时辅助驱动,实现了全工况超高效率。新车配备了1.5L自然吸气汽油机与电动机的组合,其中1.5L自吸汽油机的最大功率为74kW,而电动机则能达到160kW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达260牛·米。在电池选择上,新车提供了26.6kWh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160公里,而WLTC工况下的综合续航里程则高达1500公里。底盘调校方面,宋PLUS DM-i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为车辆提供了良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经过在不同路况下的驾驶体验,这款车的底盘悬挂扎实,在高速行驶时能够给车身提供良好的支撑,再加上电池置于底盘上,重心保持稳定,整个车子在高速巡航时遇到的起伏路况也不会有抛跳的情况。同时,FSD可调阻尼避震系统展现出了卓越的过滤效果,有效减少了振幅动作对车内座位的冲击,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

零跑C11的增程模式中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NVH控制更优;宋PLUS的发动机在高速时直接参与驱动,能效略高但介入时存在轻微振动。底盘结构上,零跑的前双叉臂悬架成本更高,对轮胎贴地性控制更好,搭配FSD减振器可兼顾舒适与运动;宋PLUS的麦弗逊结构占用空间小是其优势,但操控上限较低。若用户日均里程超过150km,零跑的纯电续航更能减少充电频次;若多为短途通勤,宋PLUS的油耗经济性有一定吸引力。

四、辅助驾驶对比

零跑C11:配备27组智能感知元件,包括1颗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2颗摄像头和12颗超声波雷达,搭载高通8650芯片(算力200万亿次/秒)。支持高速NAP可实现超车与匝道进出,城区CNAP能识别红绿灯并自主变道,HPA记忆泊车支持1公里内路径记忆。通过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整合感知与决策模块,减少系统响应时间,提升复杂路况下的处理效率。

宋PLUS DM-i:在辅助驾驶方面,新车搭载了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硬件上配备了5颗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2个车外摄像头,新增了城市领航辅助、自动泊车强化版等高级功能。其中,城市领航辅助支持复杂路口通行与窄车位泊入,使得驾驶者在城市拥堵路况下也能轻松应对。而记忆泊车强化版则进一步提升了泊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垂直车位识别率提升至95%,并支持手机遥控一键泊出。此外,新车还配备了高速NOA功能,可变道超车,弯道降速更平顺。同时,对行人及非机动车识别距离增加30%,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硬件配置差异直接决定功能边界。零跑C11的激光雷达可构建高精度点云地图,提升夜间或雨雾天气的探测可靠性,其城区导航辅助在无车道线路段仍能运行;宋PLUS依赖视觉+毫米波融合方案,恶劣环境可能降级为ACC。对智能驾驶有较高期待的用户,零跑的扩展潜力更大;仅需基础巡航功能的消费者,宋PLUS可满足需求。

总结

目前,零跑C11 2026款 增程式 300激光雷达智尊版的官方指导价为15.98万,宋PLUS DM 2025款 智驾版 DM-i 160KM旗舰型的官方指导价为16.58万。以上双方官方都有多项限时优惠,具体权益详请可咨询当地经销商。

通过以上对比情况可知,双方产品定位存在差异:零跑C11以2930mm轴距和增程/纯电双架构主打“空间科技”路线,核心优势为长续航、高阶辅助驾驶和底盘规格,适合重视智能体验与乘坐舒适性的家庭用户;宋PLUS凭借成熟的DM-i系统和1440L扩展后备厢,侧重实用性与能耗经济性,更适合充电条件有限且需装载空间的用户。从选择场景来看,选零跑C11的典型场景:日均行驶里程>150km、具备家充条件、经常多人长途出行、对辅助驾驶功能有明确需求;选宋PLUS的典型场景:通勤半径<50km、充电依赖公共桩、重视后备厢实用性、偏好传统驾驶模式。不过,售后服务也是关键考量:比亚迪全国网点超2400家,零跑正加速渠道建设但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建议消费者优先确认本地服务覆盖再决策。